1936年,一美国记者下定决心,去陕北找红军。他叫埃德加·斯诺,国民党把陕北围得铁桶一般,硬是想方设法进去,还见到了刚走完长征的毛主席。
见到毛主席后,斯诺激动不已,拍摄了一张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后来红遍全球。
长征途中,毛主席有好几次复发了疟疾,即便在随行医生的帮助下有所好转,身体还是比较虚弱。
沿途各种艰难险阻,以至于走完两万里路之后,毛主席憔悴消瘦,主席心存革命信念,哪怕身形瘦到脱相,两眼依然炯炯有神。
斯诺来到中国后,心中有很多问题想得到解答,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如此长久的斗争?这些战士的奋斗理想是什么?
来到陕北后,斯诺获得了红军配发的崭新衣服和帽子,几个月时间里,他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被这里的精神和友谊深深打动。
展开剩余73%斯诺一直想给毛主席拍一张形象气质俱佳的照片,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某天早上,斯诺看见毛主席站在窑洞门口,神采奕奕。记者的职业敏感让他马上意识到,拍照的最佳时机到了,便走上前去,想拍一张人物照片。
毛泽东笑着点头同意。可斯诺一看,毛主席没戴帽子,头发还有点乱,这哪像个领袖啊?
于是,斯诺提议让毛主席戴个帽子,显得正式。不过当时条件艰苦,主席竟连个像样的帽子都没有,旧帽子早已褪色。想找人借一顶更好的,但周围工作人员的也都不合适,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找来找去,最好的帽子,就只有斯诺自己戴的那一顶。斯诺把自己那顶崭新的八角帽摘下来:“您戴我这个!”有着天时、地利、人和,“咔嚓!”快门一响,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定格在相机里。
可别小看这张照片,它在那个年代成为了“大爆款”。1937年,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出版,销量超过10万册,这张照片彻底颠覆了世界对“红色中国”的看法。
原来,西方人脑子里的中国共产党领袖,要么是狂热分子,要么是土匪头子。这张照片一出来,大家都震惊了,这位领袖分明是位儒雅的知识分子嘛!照片里的毛主席,戴着八角帽,目光坚定,神态从容,气质绝佳。
这顶帽子后来成了斯诺的珍宝,还专门给它做了个精致的盒子,朋友们都笑称他“着了魔”。斯诺去世后,他的夫人想来想去觉得这顶帽子应该“回家”。1975年,她专程来中国,亲手把帽子交给了邓颖超。
斯诺的夫人也曾经去延安采访,一见到毛主席就说:“我早就从照片上认识您了!”毛主席笑了:“我这个不修边幅的人,没想到还能拍得这么好看,真得谢谢斯诺同志!”
这张照片为什么会火?战争年代,信息闭塞,它就像一扇窗,让全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诸如“共产党都是魔鬼”“红军都是土匪”的谣言,被斯诺的真实照片和报道击破了。此外,美国记者不远万里赶来采访报道,也见证了国际友谊的力量。
如今,这顶褪了色的帽子静静地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虽然帽子已经从蓝灰色变成了灰白色,红五星也褪成了黄色,但它承载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每当人们看到这顶帽子,依然记起伟大的革命精神——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之下,依然要坚定前行。
对记者来说,往往在最不经意的时刻,会诞生最伟大的瞬间,正是因为革命领袖心怀光明,这个国家才无惧黑暗笼罩,一往无前,浴火重生。
革命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理想、有情怀、有温度,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间。
发布于:浙江省股票公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