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三角洲西岸,一座被誉为“中国侨都”的城市正在书写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
江门,这个拥有530余万海外侨胞的侨乡城市,不仅是广府文化的重镇,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及大西南的咽喉要道。
在这片民营经济沃土上,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80.37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经济占比超过97%,正涌现出一批像领益智造这样的制造业标杆。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最新民企500强榜单显示,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以442.11亿元营收位列第281位,成为江门唯一上榜企业。
这家从老牌粉末冶金厂蜕变为全球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商的企业,正在女掌门人曾芳勤的带领下,开启从A股到H股的资本市场新征程。
No.01从粉末冶金到智能制造的跨越在江门市龙湾路8号,领益智造的现代化厂房里,精密模具的切削声与智能机械的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工业交响曲。
工人们操作着精密的CNC机床,将金属原材料加工成厚度仅0.01毫米的精密部件,这些看似微小的零件,最终将装配进全球顶尖的AI手机、折叠屏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中。
时间回溯到1975年7月1日,这家企业的前身——江门市粉末冶金厂正式成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家地方小厂主要生产基础工业材料,谁也未曾料想,五十年后它会成长为年营收超440亿元的智能制造巨头。
“我们经历了三次脱胎换骨。”一位在企业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师傅回忆道。1994年,工厂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完成了第一次体制变革。
2008年,企业更名为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11年7月15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实现了从民营企业到公众公司的第二次跨越。
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18年。那年3月8日,领益科技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与江粉磁材重组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领益智造。
这场看似“蛇吞象”的并购,实则是曾芳勤精密谋划的战略布局。她不仅为领益科技拿到了A股“入场券”,更通过整合江粉磁材的产业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制造产业链。
如今的领益智造已形成清晰的三大业务矩阵:AI终端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407.31亿元,成为绝对主力;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21.17亿元,增速高达52.90%。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2178项专利,研发人员达6367人,年研发投入19.78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的坚定决心。
No.02从体制内到硅谷再到制造女王的跨越1965年,曾芳勤出生在广东深圳。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深圳市远洋渔业公司,凭借出色的能力很快晋升为副总经理,成为那个年代令人羡慕的处级干部。
然而,这位内心充满闯劲的广东女性并不满足于体制内的安稳。20世纪80年代留学潮兴起时,曾芳勤毅然放弃铁饭碗,远赴美国休斯顿大学攻读跨国管理硕士学位。
这段留学经历不仅让她获得了系统的商业管理知识,更让她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工作中亲身体验到全球前沿的制造理念和技术。
“在硅谷的日子,我看到了科技如何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曾芳勤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正是这种国际化视野,让她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巨大机遇,也坚定了她回国创业的决心。
回国后,她先在美国美时精密加工有限公司担任中国区总经理,这段经历让她深入了解了精密制造行业的各个环节。
2006年,41岁的曾芳勤在深圳创立领胜电子科技,开始了真正的创业历程。创业初期,领胜电子主要服务于当时的手机霸主诺基亚。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曾芳勤敏锐地意识到产业变革的来临,于2012年创立领益科技,并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
从最初的iPod零部件开始,逐步扩展到iPhone、iPad等全线产品,这一步棋为她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的借壳上市本是高光时刻,却意外成为曾芳勤职业生涯的最大考验。上市后,公司接连遭遇三重打击:
原江粉磁材遗留的11.2亿元预付款失踪事件、金立通信暴雷导致的资产减值,以及苹果业绩下滑带来的连锁反应。2018年财报显示,领益智造净亏损6.8亿元。
“那段时间,曾总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亲自协调每一个危机解决方案。”一位跟随她多年的高管回忆。
面对重重困难,曾芳勤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管理智慧,通过一系列资产减值和业务重组,最终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No.03从A股到H股的全球化棋局领益智造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堪称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
2018年借壳上市后,曾芳勤开启了一系列精准的并购整合:2019年斥资6.8亿元收购赛尔康,进军模组业务;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同年收购珠海伟创力,拓展模组和组装产品线。这些战略性并购让领益智造从单一的精密功能件供应商,成功转型为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平台。
2024年,公司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营收达442.11亿元,同比增长29.56%。其中第四季度营收127.27亿元创下单季新高。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在AI终端设备领域的深度布局和前瞻性投入。
“我们现在为全球主流AI手机品牌提供从结构件、模组到组装的全方位服务。”领益智造一位技术负责人在生产车间介绍道。
目前,公司的精密功能件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领先地位,成为业内公认的“功能件专家”。
2025年,领益智造在资本市场再出重拳。8月10日,公司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方案获深交所通过;
9月29日,公司公告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企业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H股上市不是简单的融资行为,而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接近公司决策层的人士透露,赴港上市将帮助领益智造更好地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为海外业务拓展和并购提供更便利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公告明确表示H股发行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曾芳勤通过领胜投资持有公司61.13%的股权,将继续保持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主导权。
No.04在全球竞争中破局前行在领益智造的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最新一代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从微米级的电磁屏蔽膜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再到AI服务器散热系统,这家企业的产品线正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延伸。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236.25亿元,同比增长23.35%;净利润9.30亿元,增长35.94%。
更值得关注的是业务结构的优化:AI终端业务收入208.65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11.83亿元,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
其他业务因机器人、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爆发增长212.98%。“公司已经明确‘人(机器人)、眼(AI眼镜)、折(折叠屏)、服(AI服务器)’四大赛道。”
领益智造战略规划部负责人表示,这四大方向将共同支撑公司实现2025年成为全球前三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的战略目标。
然而,领益智造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5.08%,处于近七年低位;资产负债率升至56.41%。
同时,全球产业链重构、技术迭代加速、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都对这家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要在保持消费电子领域优势的同时,加速在汽车、机器人、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曾芳勤在内部战略会议上强调,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全球化能力、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实力的综合比拼。
从江门走向全球,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领益智造的成长历程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随着“A+H”双上市平台的构建,曾芳勤和她的制造帝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在这个科技驱动变革的时代,这家从侨乡走出的民营企业,正在全球智能制造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股票公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