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的风云变幻中,穿金戴银的那尔那茜一到现身,就像一阵清风掀起了不少话题。更令人瞩目的是,与她的“特权”之路相比,上海戏剧学院在内蒙古的两次定向委培招生历史让人细思极恐。
高考重启40多年间,上海戏剧学院向内蒙古招收了两届定向委培生,分别是在1982年,即那尔那茜的母亲参加高考的年份,以及2008年,那尔那茜本人高考的那一届。这两届招收的学生,仅仅只有两名,其中一位就是那尔那茜的母亲,而另一位则是她自己。
从整个事情的蛛丝马迹来看,实在令人不寒而栗!这哪里是在面向社会招生,分明是拼命搞私利定制啊!如果这两次定向委培的招生,有人利用了个人关系来促成,那此人的能力可真是非同寻常!
高考招生可不是中学阶段的转学,涉及的问题和部门繁多,普通人根本无法推动此事。对此,网络上有人调侃说:这样的特权规格,即使是内蒙古的王室恐怕也会甘拜下风!
展开剩余54%更令人惊讶的是,造成这番轰动的那尔那茜,双亲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富商,只是一位央视知名节目的制作人和一位高校教师。由此可见,她的父母在人脉关系上的能力,在国内堪称顶尖,因为他们并不掌握社会管理的职权,却凭借圈内的影响力,竟能达成如此庞大的“项目”。
毕竟,很多县级领导恐怕都搞不定大学的定向委培计划。然而,令人费解的是,2008年,仅高出179分的那尔那茜,被直言是学渣中的学渣、混子中的混子,却偏偏能够进入北京十一学校这所顶尖高中。
令人咋舌的是,那尔那茜的特权行为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娱乐城也同样如此。曾经《封神训练营》对学员的年龄有明确要求—25岁以下,但28岁的那尔那茜却在上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入营。
不仅如此,在影片《长安的荔枝》中,原著中男性角色“胡商会长”被改编为女性出演,而这个角色的扮演者竟然是那尔那茜。网络上敏锐的网友发现,她的父亲与《封神》的编剧冉平是同事。
值得一提的是,那尔那茜和她母亲敖登高娃不仅是内蒙古历史上唯一的两位定向委培生,还是唯一的两位定向委培违约生。而更离奇的是,这两位违约生不仅没有承担任何责任,反而还被上海戏剧学院聘为教师!如此逆天的剧情,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公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